6月4日下午,剑桥大学教授尼可拉·克莱顿(Prof. Nicola Clayton)做客我校“人文社科大讲堂”,以“融汇科学与艺术的创意思维”为题,带来一场极具启发性的学术讲座,这场跨越学科边界的思想盛宴在设计楼影视报告厅举行,吸引了数百名师生参与。

作为全球认知科学领域的权威学者,克莱顿教授身兼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院士、英国皇家生物学会院士、美国心理学会院士等多重学术身份。她领导的比较认知实验室(Comparative Cognition Lab)是英国唯一专注于鸦科动物(如寒鸦、松鸦)及头足类动物(章鱼、墨鱼)认知研究的机构,其实验设施规模与鸟类行为测试技术位居世界前列。实验室的研究范畴横跨自然与人工智能、儿童发展、心理时间旅行(如情景记忆与未来规划)等前沿领域,更创新性地将艺术思维融入科学探索,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。

讲座中,克莱顿教授凭借独特的跨界视角,深入剖析并揭示了科学与艺术“创意思维”之间的深层共鸣。她强调:“严谨缜密的科学逻辑能够为艺术表达构建理性框架,而艺术所蕴含的直觉与想象力,则是推动科学实现突破的关键催化剂。”为了更直观地阐释这一观点,教授通过分享鸦科动物解决复杂问题的行为实验、深入剖析章鱼伪装能力背后的神经机制研究,以及对儿童认知发展与AI算法进行类比等方式,生动诠释了“创意思维”的逆向启发、时空穿越、社会联结三大核心维度。

此次学术讲座意义非凡,是我校积极推动“新文科+新工科”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成果。未来,我校与克莱顿教授团队或将进一步深化合作,探索共建认知科学与艺术创新研究中心,为学术研究与学科融合发展开拓全新路径。